天天看安卓人嘲讽iOS封闭落后“安卓早就有了”,恰逢我的iPhone 14 Pro电池已经掉到了惊人的79%,又实在是不想再用砖头,就想干脆玩一把大的,改用安卓手机。
虽然这群人说的“安卓早就有了”可能是特指“非三星Pixel的国产安卓”中只要某一个有了就算有的功能,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体验了一把非国行安卓OneUI。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需要用到日行FeliCa,所以只能买日行,而国产安卓的日行体验又是未知领域。再就是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其实各家都等级森严,只是中低端压得比较低。
我如何处理我那些iOS上的付费APP的
这种付费APP一般分为三类。一种是跨平台也依然保持付费状态,直接同步就可以的,至于有啥我想不起来了。第二种是有相同的APP,但是付费状态不会跨平台同步的,比如Sketchbook,Slidebox(Slidebox甚至取消了买断策略))。第三种是只做iOS的,比如WorkingCopy,和各种小作坊个人作品。这种最麻烦,意味着我之前写过的好多踩坑经验,又要从头来过。
第二种我一般直接放弃了,我选择用iPad mini来完成那些偶尔才出现的需求。
对于第三种情况,我会先去寻找Android平台的替代品,在确认有好的体验之后,也可以接受付费(但必须是买断)。答案是到现在我没找到Working Copy的完美替代品。至于其他,目前还处于随缘状态,必要时期我还可以掏出iPad mini兜底。至于为什么随缘,因为偶得的几个很神的APP,几乎都是没上架Play的神秘小项目,全都是需要一点机遇与人脉才能遇到的。几次体验之后我已经彻底放弃了在Android上主动寻找了,全靠随缘。
总结,iPad mini真不错吧。
安卓风格
相比iPhone,Apple的“我教你怎么用手机”,安卓就是一个Do it yourself。但是国产安卓和三星又是不同的风格。国产安卓的风格一贯是“我会尽量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哪怕是iOS刚出的你想要马上也有。别急,在卷了”。别叫,就是在学,学完之后带着一种粉丝喊着“安卓早有了”。而三星的系统有着自己的一套风格,那就是“你想要的,我给你做,但是剩下的你自己想想办法吧。哦对了我能力就到这里了你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吗”。于是我们就获得了著名梗图“OneUI使用说明书”。
触控
触控总感觉怪怪的。虽然说可以自己设置屏蔽死区,但是这个自己屏蔽的怎么都还是不适应。最典型的就是我左手拿手机时,左手手掌顶着手机的左下角,即使我自己认为已经避开屏幕区域了,还是会被判定为按住。总结,你凭啥指望我自己瞎几把设置的禁区,会比工程师特调好呢,我反正没有那个自信,
重量
162g,无敌,甚至打败了自己家163g的Edge。让我忍着各种电池啊捉急的镜头啊来买这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这个重量。真不想用砖头了厚。
安卓没有Shortcut
安卓没有Shortcut。试了远古Tasker,过于远古。试了AutoJS,有一种摸黑前行的感觉。试了三星自己的模式和日常程序,有点用但不多,几乎没用。后来还是,摆烂了。我选择用Links和Shortcut Maker这两个,创建单步跳转小组件的方式来尽量转化我的那些功能。在最常遇到的,克服QQ微信等一种国产程序最喜欢在应用里打开页面的问题,我选择用一个叫URLCheck的APP和他的自带小组件来完成。
Todo
- 健康数据不同步
- 浅浅的不一致性(出了修改图标尺寸的设置,但是智能推荐又不跟从这个设置)各种系统,看似统一实则各忙各的
- 审美上不够强迫(圆角不一致,)
- 蓝牙音乐断流
- 忙着出新功能但是经常烂尾